我所所长蔡红英教授的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湖北: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农村免费义务教育》深入研究了日美中三国义务教育财政制度百年变迁史,认为义务教育是一国政府投资于公民基本素质、社会公平和国家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各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发展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义务教育均衡化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 同时,课题组成员通过对湖北省20多个县市义务教育师资力量、经费投入、办学条件等现状的调查,深入分析了近些年湖北义务教育财政政策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湖北实施真正意义上的农村免费义务教育的政策建议。
(一)坚持义务教育的公益性,建立和完善以财政投入为主的义务教育服务体系,确保乱收费现象不再发生。加大各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并明确各级政府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全部责任方。
(二)继续实施重大教育建设工程,建设标准化学校。目前中央正计划实施第二期农村学校寄宿制建设、农村校舍加固等重大工程;我省在配合实施这些工程的基础上,要整合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项目、初中校舍建设项目、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项目等,启动实施“农村合格学校建设工程”,帮助每个县建一所标准化的示范初中、一所标准化的示范小学、一处标准化的教师公寓,重点完善学校配套设施,切实帮助地方改善办学条件。
(三)投入更多财力,支持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要探索建立我省免费师范生教育机制;继续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城镇教师援助农村教育行动计划”、“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住房改善工程;继续实施“楚天学者计划”、“湖北名师工程”,建立“楚天技能名师教学岗位制度”。建立农村教师特殊岗位津贴,引导和吸引优秀教师和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
(四)实行精细化管理,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一是进一步完善运行机制。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和财务统一纳入县级管理,在不改变学校经费所有权、使用权、财务自主权和保持会计主体法律责任不变的前提下,对农村中小学经费实行“校财局管”体制。二是进一步健全资金拨付机制。逐级落实应由地方各级政府分担和直接承担经费的投入责任,大力推行农村中小学校财务管理电算化、网络化,全省统一安装和改进农村中小学经费管理软件系统,农村中小学校各项日常支出所需资金,全部通过国库实行网上集中支付。三是进一步健全监测体系。实行农村中小学资金拨付月报制度和预算执行报表制度;建立各级信息网络平台,在网上对各地资金拨付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健全财务公开机制,实行政策、资金、程序、结果“四公开”,实现阳光理财。四是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对不按分担机制落实投入和挤占挪用改革资金的地区,实行全省通报和扣减省拨专项资金;对顶风违纪的领导和有关人员,追究纪律和法律责任。
(五)引导学校加强管理,建立灵活的用人机制。要深化农村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严格、科学的校长选配制度,使更多德才兼备的人走上校长岗位。在核定编制时,新增教师要优先满足农村学校、城镇薄弱学校的需求。建立区域内骨干教师巡回授课、紧缺专业教师流动教学、城镇教师到乡镇学校任教服务期等多项制度,切实解决农村教师不足及整体水平不高的问题;建立中小学教师“预备役”制度,按《教师资格条例》的要求,招聘部分合格教师作为后备队伍储备,适时对教师队伍进行调整、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