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完善国有控股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研究”顺利结题

发布时间:2014-09-12  来源:  发布单位:人员机构

  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南开大学中国公司治理研究院院长、天津财经大学校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李维安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完善国有控股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研究”(立项号10ZD&035),经专家评审于日前顺利结项,研究成果得到了同行的广泛认可。

  项目于2010年底正式立项,整合了金融机构治理研究领域的海内外20余位学者,并联合了中国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等治理监管部门的相关负责人。课题组在李维安教授的率领下,充分把握我国公司治理系统行政型治理和经济型治理二元并存特征,搭建了一个我国国有控股金融机构的二元治理结构分析框架,同时围绕公司治理风险这一核心概念,构建了一个囊括政府超级股东行为、政府股东政治成本、股东相对谈判力、董事会权利配置等重要概念的逻辑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基于上述理论研究,在考虑我国金融机构治理特殊性的基础上,课题组构建了我国金融机构治理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我国上市和非上市国有控股金融机构治理状况进行了系统的评价和诊断。

  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国有控股金融机构治理,课题组提出:第一,金融机构治理改革需要从顶层制度设计着手,避免金融机构治理风险的累积;第二,加快行政型治理向经济型治理转变的步伐,约束政府超级股东的行为;第三,构建科学的公司治理流程,为金融机构的科学决策提供保障;第四,进一步夯实以董事会治理为核心的金融机构内部治理机制,突破内部治理“天花板效应”;第五,引入国有控股金融机构公司治理评价系统,推行金融机构最佳治理实践;第六,完善金融行业外部监管机制,加快金融行业市场化进程。

  项目立项三年来,课题组在学术研究、学术交流、成果应用及人才培养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第一,课题组完成标注发表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和“Corporate Governance”等期刊上的标志性论文有12篇。并完成了40余万字的研究报告。第二,课题组成功召开第六届、第七届公司治理国际研讨会,完善国有控股金融机构治理论坛,第二届银行治理研讨会以及银行治理与金融风险研讨会等会议,参加上述会议的国内外学者达700余人。同时课题组参加本领域内学术交流活动也达100余人次。第三,课题组先后完成10余份针对银行、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等不同类型金融机构治理水平提升的对策建议报告,并得到了相关领导批示。第四,依托课题,共培养学术带头人、骨干成员以及博士生、硕士生50余人。其中,借助重大课题研究平台,先后培养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4人。

  李维安教授主持的这一项目是基地中标的首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也是基地在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公司治理及其评价研究”(立项号70532001)和“我国集团企业跨国治理与评价研究”(立项号71132001)等项目之后又一重要研究项目。

【 打印 | 关闭 】